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來源:老靳行色2020-11-0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如果說哪一座寺廟的中國第一最多,恐怕沒有超過洛陽白馬寺的,這座被許多國家尊為祖庭的寺廟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

佛教在我國的信眾應該是比較多的,雖然很多人并不是純粹的佛教徒,但燒香拜佛者不在少數,于是在我國各地幾乎都有不少的佛教寺廟,而且大多都有著古老的傳承。至今所謂的佛教圣地也不在少數,很多寺廟也借著民眾對佛教的尊崇大肆張揚自己的傳承之正宗和地位之崇高。甚至出現了諸如陜西后建的法門寺景區(qū)比真法門寺還有名氣的現象。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我國的寺廟有名氣或者說被世人認可的不在少數,比如少林寺、普陀寺、五臺山、雞鳴寺等等,每一座寺廟也都有自己最為驕傲的榮譽,少林寺的禪宗祖庭、功夫少林,五臺山的文殊菩薩道場、雞鳴寺的南朝第一寺等……但是如果說哪一座寺廟的中國第一最多,恐怕沒有超過洛陽白馬寺的,這座被許多國家尊為祖庭的寺廟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白馬寺的名聲在普通人眼中名氣還真不算大,唯有提起古都洛陽的時候或許才會了解這兒還有一個著名的寺廟。相較于普陀山、峨眉山、五臺山、少林寺這些名山古剎實在是羞于提及。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白馬寺位于洛陽古城遺址附近的白馬寺鎮(zhèn),始建于東漢永平11年(公元68年),名字來自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為紀念之而得名白馬;“寺”之一字則是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為“鴻臚寺”,于是命名為白馬寺,從此“寺”也成了我國佛教寺院的泛稱。從此中國第一座官辦寺廟產生,中國的寺廟也統(tǒng)一有了一個通用的名字“寺”。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白馬寺作為我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至今遺存的佛像、佛經和建筑有很多是國寶級的,咱們就不多說了。白馬寺還有一個非常特殊地方,雖然這是由印度傳承過來的寺廟;但是佛教卻在白馬寺被發(fā)揚光大,被越南、朝鮮和日本等國佛經信眾稱為祖庭,甚至于現在是全世界唯一擁有中、印、緬、態(tài)四國風格的國際化寺院。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白馬寺的祖庭(或釋源)尤其是在日本得到尊崇,我們中國人都已經淡忘了的洛陽八景之一的“馬寺鐘聲”,現在卻是許多日本人新年到白馬寺傾聽梵音的最美的愿望。為此敲鐘時間都改了為日本新年到來時間。由此也可見白馬寺作為祖庭,日本對其認可度之高。甚至于白馬寺的現在的鐘樓也是有日本人捐資建設的。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白馬寺內到了21世紀,進行了擴建,尤其是分別按照印度、緬甸、和泰國的風格建造了三座佛苑,里面分別有三國捐贈的精美的佛教文物。如果不知所以地進入其中,恍然間還以為到了異域寺廟。這也讓這座國家化寺廟實至名歸。
根據白馬寺記載,此地有祖庭十古,也即是被記載史冊的十個第一,讓我們先看看有哪些吧。
1. 中國第一座古剎;2. 中國第一座舍利塔——齊云塔;3. 第一次去“西天取經”的朱士行始于白馬寺;4. 最早來華的印度高僧禪居于白馬寺;5. 最早傳入的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于白馬寺;6. 最早的譯經道場在白馬寺的清涼臺;7. 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是在白馬寺譯出;8. 第一本漢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譯于白馬寺,并最早在洛陽立壇傳戒;9. 第一場佛道之爭發(fā)生于白馬寺;10. 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馬寺。
除了白馬寺記載的“十古”,它還有另外的四個第一,我國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唯一的國際化寺廟,第一座官辦寺廟,寺名字的起源等。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白馬寺?lián)碛兄袊聫R這么多的第一,民間名聲卻不如少林、普陀等名剎,這也不得不讓人唏噓。
小貼士:白馬寺和大別山的主峰白馬尖還有一定的淵源,傳說這是根據當時的印度僧人的說法,需要一個山峰和白馬寺南北相依,于是就選擇了大別山的主峰,并命名為白馬尖。

對于白馬寺的中國或世界第一,你還知道哪些?請在留言區(qū)分享一下吧!

(編輯:月兒)


河南這座寺廟擁有14個第一,還被日本尊為祖庭,民間名聲卻不大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